中醫(yī)藥學(xué),是中華民族在與疾病長期斗爭的理論過程中,總結(jié)出來的珍貴閱歷和聰明結(jié)晶,其中小兒推拿是中治療療小兒疾病的一大法寶。
小兒推拿是樹立在祖國醫(yī)學(xué)整體觀念的根底上,以陰陽五行、臟腑經(jīng)絡(luò)等學(xué)說為理論指導(dǎo),運用各種手法刺激穴位,使經(jīng)絡(luò)通暢、氣血流通,以抵達(dá)調(diào)整臟腑功用、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種辦法,對常見病、多發(fā)病均有較好療效,抵消化道病癥療效尤佳。
下面就針對小兒消化道常見問題,如:小兒食欲不振、食積、消化不良,教您如何做小兒推拿:
1、食欲不振者,加揉板門100次,摩中脘3分鐘,按揉足三里穴1分鐘
穴位1:板門
位置:手掌大魚際部。
操作:用拇指端在大魚際中點按揉,約揉200~400次。
主治:食欲不振,四肢乏力,積滯,阻瀉,腹脹等。
穴位2:中脘
位置:臍上4寸(胸骨下端至臍連線之中點)。
操作:
①揉中脘法: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,約揉2~5分鐘。
②摩中脘法:用掌心或四指摩中脘,約5~10分鐘。
主治:泄瀉,嘔吐,腹痛,腹脹,食欲不振等。
穴位3:足三里
位置:外膝眼下3寸,脛骨外側(cè)約一橫指處。
操作:用拇指端按揉。約1~3分鐘。
主治:腹脹,腹痛,食欲不振,泄瀉,便秘,四肢無力等。以上三個穴位,隨證加減。
2、如積食又高熱者,常用手法加如下手法
①清天河水300次,清肺經(jīng)300次。
②直推脊柱5~10次。
穴位:脊柱
位置:大椎至尾椎成不時線。
操作:用食、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直推,稱推脊柱,約推100~300次。
主治:脫肛,便秘,泄瀉等。
③搓擦涌泉300次。
3、脾胃虛弱,食欲不振者,常用手法加
①補脾經(jīng)100次,推三關(guān)100次。
穴位1:脾經(jīng)(脾土)
位置:拇指橈側(cè)面。
操作:
①補脾經(jīng):使患兒拇指微屈,操作者以拇指面沿患兒拇指橈側(cè)緣向掌根直推,見中圖。
②清脾經(jīng):在小兒拇指面上直推,見下圖。約推100~300次。
主治:消化不良,腹瀉,嘔吐,疳積,四肢無力等。
穴位2:三關(guān)
位置:在前臂橈側(cè),自腕橫紋至肘橫紋成一條直線。
操作:用拇指或食、中二指自腕橫紋推向肘橫紋,約推100~300次。按揉中脘、足三里穴各1分鐘。
穴位3:中脘
位置:臍上4寸(胸骨下端至臍連線之中點)。
操作:
①揉中脘法: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,約揉2~5分鐘。
②摩中脘法:用掌心或四指摩中脘,約5~10分鐘。
主治:泄瀉,嘔吐,腹痛,腹脹,食欲不振等。